国有六大行上半年揽储79.37万亿元 个人存款比重上升

本报记者 彭妍 熊悦

存款作为银行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是商业银行的发展基石。随着上市银行2024年半年报披露收官,国有六大行吸收存款的情况以及在全国各个区域的“存款地图”也浮出水面。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末,国有六大行合计吸收个人存款79.37万亿元,较去年末增长6.04%。在存款结构中,国有六大行今年上半年个人存款比重普遍升高。除交通银行外,其余五家国有大行个人存款余额均超过10万亿元。

从区域划分来看,国有大行在吸收存款上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点,整体来看,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中部地区为国有大行的“吸储高地”,珠江三角洲、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相对次之。其中,工商银行的“揽储主阵地”多年来位于环渤海地区;在长三角地区交通银行、农业银行的优势较明显;邮储银行吸收存款则更加倚重中西部地区;建设银行存款分布均衡,中西部地区、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贡献度接近。此外,中国银行则继续在境外市场占据优势。

各有侧重市场

从揽储地域分布来看,总体上,2024年国有大行虽在各大地区均有所布局,但侧重有新的变化。

记者梳理发现,除了中国银行,其余五家国有大行均公布了吸收存款的区域分布情况。总体来看,这五家大行合计吸收存款金额在长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中部地区分布最多,分别达到24.19万亿元、23.96万亿元、21.53万亿元,较上年末分别增加622.42亿元、1.21万亿元、1.13万亿元。其次是西部地区、珠三角、东北地区,合计吸收存款总额分别为20.72万亿元、15.11万亿元、6.73万亿元。

不管是从存款绝对金额,还是从相对占比来看,工商银行在环渤海地区的揽储水平均遥遥领先。据半年报数据,今年上半年,工商银行在环渤海地区的存款规模突破9万亿元,占该行存款金额的比重由上年末的26.3%升至27.5%,绝对金额较上年末增加5780.72亿元。

长三角地区是交通银行的存款“集中地”。今年上半年,该行在长三角地区吸收存款2.4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767.61亿元,占该行存款金额的比重为28.22%。换言之,交通银行近三成的存款来自于长三角地区。同时,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在长三角地区的揽储水平也较高。数据显示,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上半年在该地区分别吸收存款6.88万亿元、6.99万亿元,分别占两家银行存款金额的20.2%、24.1%。

中部地区是建设银行的揽储“集中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该行在中部地区吸收存款达5.33万亿元,且在该地区的存款金额较上年末增加2725.96亿元。中部地区也是邮储银行吸收存款的首选地。从存款贡献度来看,邮储银行三成以上的存款来自中部地区,意味着该行在中部地区的揽储力度较大。

记者了解到,经济较为活跃的珠三角地区对上述五家国有大行的存款贡献度较上年末有所下降。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交通银行分布在珠三角的存款占比较上年末均有所下降,降幅在0.1个百分点至0.9个百分点不等。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银行并未披露其在国内揽储的地域分布情况,但该行继续保持在境外市场的优势地位。中国银行在半年报中表示,今年上半年,该行境外存款占比近20%。

个人存款比重上升

2024年上半年,国有六大行的个人存款中,除交通银行外,其余五家国有大行存款余额均超过10万亿元。具体来看,2024年上半年,农业银行个人存款金额最多、高达17.84万亿元,工商银行则以17.52万亿元位居次席,建设银行、邮储银行和中国银行分别以15.88万亿元、13.22万亿元、11.3万亿元位居其后。

值得注意的是,在存款结构中,个人存款占国有大行存款比重在明显上升。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国有六大行合计吸收个人存款79.37万亿元,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交通银行的个人存款分别为17.52万亿元、17.84万亿元、11.3万亿元、15.88万亿元、13.22万亿元、3.59万亿元,占存款总额比重分别为51.30%、61.4%、47.81%、55.32%、88.9%、41.48%。除了邮储银行,其余五家国有大行的个人存款占比较上年均有所上升。

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杨海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下行的背景下,尽管也可能存在部分存款转为理财产品,但其占比并不大。总体上,居民的风险偏好依然较低,居民对资金的安全性也更为看重。此外,国有大行的品牌影响力及其在存款市场上的地位难以撼动。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财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fufu.com/09/02/5281.html

(0)
财华网的头像财华网
上一篇 2024 年 9 月 9 日
下一篇 2024 年 9 月 9 日

相关推荐

  • 为什么你每次和开发沟通需求,都像打仗一样?

    今天不谈产品规划,也不谈框架,更不谈原型,咱们谈谈为什么你的需求每次和开发沟通,都像打仗一样?

    2017 年 4 月 21 日
    4401
  • 各路资本争相入局 掘金万亿元规模银发经济新蓝海

    本报记者 郭冀川 毛艺融 2024年被业内称为“银发经济”元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发展银发经济”。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大力发展银发经济,促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 银发经济不仅包括“老年阶段的老龄经济”,还包括“未老阶段的备老经济”,涉及面广、产业…

    财经 2024 年 9 月 5 日
    1900
  • 多重因素推动国际金价或再创历史新高

    本报记者 韩昱 8月12日晚,世界黄金协会发布数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7月份,全球黄金ETF连续第三个月实现净流入。当月全球实物黄金ETF流入37亿美元,为2022年4月份以来最强劲的月度表现。得益于基金流入和金价上涨,资产管理总规模(AUM)增长6%,达到2460亿美元。 领秀财经首席分析师刘思源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日本央…

    财经 2024 年 8 月 14 日
    2300
  • 实探“保交房”项目:郑州多楼盘顺利交付 金融支持有力有效

    本报记者 杨洁 “盼星!盼月!终于等到您回家”——这是郑州一个“保交房”项目表达的对于业主到来的喜悦,而这份喜悦实则凝聚了各方的共识与努力。 自2022年7月底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保交楼、保民生”的政策方向后,关于“保交楼”的各类支持举措不断推出。今年以来,政策支持力度“更上一层楼”,从“保交楼”到“保交房”,各地因城施策,金融机构做好相关服务,多…

    财经 23小时前
    500
  • 三部门联合启动2024年“金融教育宣传月”活动 证监会:不断提升投资者教育工作质效

    证券时报记者 秦燕玲 9月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启动了2024年“金融教育宣传月”活动。 本次活动以“金融为民谱新篇 守护权益防风险”为主题,以教育活动为切入点、以金融为民为出发点,汇聚金融全行业力量,广泛普及金融知识,完善金融惠民利民举措,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推动金融行业更好服务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活动启动仪…

    财经 2024 年 9 月 2 日
    1900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